当前位置:

中共清水河县委编办充分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效能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清水河县委编办立足主责主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工作在优化机构职能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机制保障、补齐人才短板、营造良好环境,助力清水河县新时代乡村振兴落地落实落细。

“优化运行”为切入点,着力为乡村振兴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机制。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对接,着力优化机构设置,将清水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清水河县乡村振兴局,归口清水河县农牧和科技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县农牧和科技局、县乡村振兴局职责界定和任务分工,健全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机制,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逐步实现职责任务的平稳过渡,推动全县“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转移。

“以编制资源”为突破点,着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面对基层治理力量薄弱,人员编制紧缺的突出问题,结合乡镇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坚持把赋权事权下放与编制下放紧密结合,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原则,通过挖掘编制总量潜力,向现有编制要空间、提效能,通过统筹为全县乡镇调剂增加30名事业编制助力“乡招村用”招考计划,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调剂增加5名事业编制,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有效破解“基层看得见管不着”“执法一线无人”等难题,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民生服务领域、基层一线倾斜,壮大基层专业技术力量。

“权责赋权”为支撑点,着力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环境氛围。依据《清水河县乡镇协调调度工作机制》(试行),配合责任清单制度,将5大类90项权责事项赋权乡镇,配套“施工图”和“说明书”,科学界定每个事项中乡镇与部门的主体责任和配合指导责任,将综合行政执法、党群服务等有机融合,与社会治理共联共建,为县直部门业务指导和乡镇履职提供依据,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政府职能体系。同时提高基层对部门履职评价的话语权,每半年组织基层通过考评系统,对县直部门单位在乡村振兴、属地管理等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价打分,督促县直部门单位规范履职、服务基层,形成乡村治理共建新格局。

撰稿:倪建根                   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