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强党建 促服务 抓保障 重实效 ——新城区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综述

街道办事处处于我国政权体系的最终端,在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2019年11月以来,新城区按照自治区党委、呼市市委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牢牢把握乡街改革总体要求、紧扣改革重点难点,通过优化机构设置、下沉人员力量、明责赋权扩能等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提高新时代干部的基层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水平。

党建引领  高站位谋篇布局

新城区委主动作为,全面落实改革的主体责任,将改革工作纳入全区工作总体布局、积极部署、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改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树立改革工作“一盘棋”的总体思想。以上率下抓落实,形成区委书记抓全局、处级领导包联街道抓具体、镇街书记抓细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及时召开常委会、编委会、领导小组工作会和各类调度会,安排部署改革工作,出台贯彻落实方案,制定改革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抓紧抓实改革的总体调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全区改革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在此次改革中,新城区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基层一线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落实城市基层党建“1+6”工作方案,创新组织设置,探索建立“1+3+N”党组织架构,搭建起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主责主业,统筹协调镇街内外、条块等各类资源。坚持以“大党建”统领各类机构科学运转,推动形成“党工委领导、办事处指导、各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强化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

机构优化  明职责提升效能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曾是街道社区最大的困扰。新城区针对长期以来街道职责不明确、事权不统一等突出问题,以优化机构设置为抓手,以厘清职能职责为重点,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乡镇和街道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我区整合街道内部决策、管理、监督职责和力量,统筹优化、综合设置各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在街道设置党政机构5个: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事业单位1个: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其中涉农街道成吉思汗街道设置事业单位2个: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综合行政执法局。保合少镇设置党政机构6个:党政综合办公室、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3个: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牌子)、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改革后,机构数量较改革前缩减70%。

保合少镇和各街道的“三定”规定,经2020年区委第一次编委会审议通过后于2020年3月24日正式印发。“三定”规定除明确了镇、街党政机构的设置及主要职责外,对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及主要职责,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也做了进一步明确。保合少镇和各街道在实际工作中,以“三定”规定为依据,将工作职责明确划分到各办、局、中心,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创新乡镇、街道编制管理,通过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切实提高街道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此外,全面梳理乡镇和街道的法定职责,制定公开94项街道职责事项清单,推动乡镇和街道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抓党建、促治理、强服务和优环境上来。 

机构岗位的优化整合,职能职责的明确划分,解决了条块分割过细、力量配备分散、忙闲分布不均、责任轻重不一的矛盾,实现了职能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解决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矛盾,强化了义务和责任,提高了服务能力,激发了创造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资源统筹  稳队伍高效执法

推进编制资源向乡镇和街道倾斜,将保合少镇和各街道的行政和事业编制数锁定,今后保合少镇、街道的编制数只增不减,逐步增强乡镇、街道人员工作力量,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在乡镇和街道干部选拔配备工作中重点考虑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历、年龄低、学历高的干部,特别是保合少镇、成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主要负责人,重点向镇、街事业编制人员倾斜,畅通基层事业人员晋升渠道,选优配强镇、街领导干部队伍。 

根据工作职责和干部队伍实际,采取“全部下沉、区域派驻、哨响即到”三种方式,推动行政执法执法力量向镇街下沉。其中:保合少镇、成吉思汗大街街道采取全部下沉方式,成立行政执法局,41名执法人员全部到镇街工作;公安、自然资源、司法、市场监督4个部门,采取区域派驻方式,下派555名工作人员;消防、住建、劳动保障等8个部门,组建13支应急服务队。所有下沉力量由街道统一指派调度,实现了由“部门指挥街道做”向“部门围着街道转”转变。同时,按照《赋予苏木乡镇和街道行政权力事项清单》下放55项行政处罚权,赋予保合少镇、街道更多执法权,让街道既“看得见”又“管得着”,进一步提升街道执法效能。

制度完备  保赋权强化服务

立足我区实际,研究制定了《职责清单》《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三个清单”;《新城区乡镇和街道职责准入制度(试行)》《新城区关于落实街道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和规划参与权的实施办法(试行)》《新城区乡镇、街道协调调度工作机制(试行)》《新城区乡镇、街道对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及派出执法队伍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四项制度,保障赋予镇街对区政府职能部门向街道派出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考察和选拔任用征求意见权等7项权力,进一步规范区级部门工作职责交由基层承担的相关程序,以“减负”推动街道履职尽责。搭建了“管理在乡镇和街道、执法在片区、指导在机关”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实现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充分激发乡镇和街道发展活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在街道组建网格化服务平台,推进网格化管理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同时,按照“五长一队一阵”标准组建网格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提升街道网格化工作水平,把群众的需求解决在网格中。

按照《赋予苏木乡镇和街道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结合各赋权部门的工作实际和街道的承接能力,研究制定《新城区赋予乡镇和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工作方案》,下放60项行政权力,其中行政审批权5项,行政处罚权55项。举办乡镇和街道改革赋权事项培训会,明确赋权事项办理流程,确保赋权工作顺利平稳过渡。同时,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平台及硬件建设标准、运行管理标准,持续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提升审批服务整体水平;同时推动更多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服务站点办理,扩大保合少镇和街道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